成为专精特新 “小巨人” 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化
长期专注细分领域:企业需长期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如有的企业专注于制造高端轴承,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提升产品精度和性能。
主营业务突出: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一般要求不低于 70%,这意味着企业要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不断做精做强。
市场份额领先:在特定细分市场中占据较高的份额,在全省细分市场占有率位于前 3 位,或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 10% 以上,且在国内细分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2、精细化
管理规范精细: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治理规范,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企业运营高效、稳定。同时,要注重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 1 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
质量性能领先: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以高品质的产品赢得市场认可。
财务状况良好: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不高于 70%,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特色化
产品服务独特: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能够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或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拥有自主品牌: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知名度。
4、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达标: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不同的研发投入要求,上年度营业收入在 1 亿元及以上的,近 2 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 3%;营业收入 5000 万元(含) - 1 亿元(不含)的,近 2 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 6%;营业收入不足 5000 万元的,需近 2 年内新增股权融资额(实缴)8000 万元(含)以上,且研发投入经费 3000 万元(含)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 50%(含)以上。
研发机构健全: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如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为持续创新提供坚实的平台和人才支撑。
知识产权丰富:拥有 2 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的 Ⅰ 类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
5、产业链配套
关键环节卡位: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能够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在 “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产业链的稳定和升级做出贡献。
6、符合重点领域
聚焦核心领域:主导产品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 “四基” 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属于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 “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产品,或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或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TOP
客服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