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选择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团体标准
制定主体:由行业协会或联合会等社会团体,联合多家相关企业共同制定。
制定周期:相对较长,一般在3-5个月左右。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团体成员或特定的市场领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行业认可度:由于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了企业甚至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且经过了国家认可,因此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优势:能够集合更多企业,特别是协会的专业力量,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团体标准还可以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补充现有标准空白。
2、企业标准
制定主体:由企业自行制定,主要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制定周期:相对较短,一般一周左右。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企业内部,不具有法律效力。
行业认可度:其权威性则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效果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优势: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能够快速响应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实力和市场需求制定企业标准,技术水平可能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3、选择建议
行业地位:如果企业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或者希望借助团体标准提升行业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可以选择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
市场需求:如果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或者处于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团体标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可能更符合需求。
内部管理:如果企业更注重内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企业标准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资源投入:团体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更多的协调和沟通,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资源;而企业标准的制定则相对简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源情况进行选择。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TOP
客服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