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编单位与人员资格要求
1. 单位资质
法人资格:需为在中国境内合法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
行业相关性:业务领域需与标准内容紧密相关,具备行业代表性或技术影响力(如建筑节能协会要求参编单位具备钢结构建造或碳排放核算能力)。
技术能力:拥有相关技术研发经验、实验资源或工程案例(例如生态修复协会要求提供科研技术支撑能力)。
资源支持:承诺承担标准编制所需的人力、经费及数据资源。
2. 人员要求
专业能力:指派人员需熟悉标准领域的技术细节与发展趋势,具备实践经验。
标准化经验:掌握标准起草规则(如GB/T 1.1编写规范),有文字表达和协调能力。
时间保障:能全程参与调研、起草、评审会议(通常需6-12个月)。
二、申请参编流程
1. 前期准备
调研与匹配:分析自身技术优势,查找对口团体(如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广东省生态修复协会等)发布的征集通知。
材料准备:
企业资质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
技术能力说明(专利、项目案例、检测报告)。
加盖公章的《参编申请表》(模板由协会提供)。
2. 提交申请
截止时间:需关注通知期限(通常为发布后1个月内,如2024年生态修复协会要求5月26日前提交)。
提交方式: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如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要求发送至chenyang@chinamsa.org)。
3. 审核与确认
协会评估企业资质与技术匹配度,通过后通知加入编制组(如深圳人工智能协会需筛选申请单位)。
三、标准制定全流程
1. 立项与启动
编制组成立:由协会、主编单位及参编企业代表组成工作组,明确分工。
制定计划:确定标准框架、技术路线及时间表(如《儿童油膏类产品》标准需调研市场现状)。
2. 起草阶段
技术内容编写:参编单位按分工撰写草案,提供实验数据或案例支撑(如矿山机器人标准需验证技术参数)。
形成征求意见稿:整合内容后提交初稿及编制说明。
3. 征求意见与修改
公开征询:草案公示30天,收集行业反馈并整理成《意见汇总处理表》。
修订完善:编制组修改草案,重大分歧需会议讨论。
4. 专家评审与报批
专家评审会:邀请行业专家审核技术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最终报批:通过评审后提交协会审批发布(如未通过需返修)。
5. 发布与宣贯
标准公示:在协会官网、行业平台公开文本。
推广应用:参编单位优先实施标准,参与培训推广(如建筑节能协会组织宣贯会)。
四、参编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署名权:单位名称及起草人列入标准前言。
优先修订权:标准更新时优先参与。
免费获取标准:发布后获赠正式文本。
2、义务
全程参与:按时参加会议、调研及修改工作。
资源共享:提供非涉密技术数据或案例。
推动实施:协助宣贯并率先应用标准。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TOP
客服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