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活力,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北京市经信局印发了《关于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其中。在实施“创新领航”行动中,经信局明确“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非建筑业企业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作为申报条件的可放宽至不少于1亿元”。相比于之前的“企业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亿元”的申报条件,可以说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的力度非常强了,这次就为大家梳理一遍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究竟如何申报。
第一步 明确重点支持领域
依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企业技术中心新创建工作重点支持领域如下:
(一)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
(二)“北京智造”四个特色优势产业: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
(三)“北京服务”四个创新链接产业:区块链与先进计算、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
(四)未来前沿产业: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领域、碳减排与碳中和领域、前沿新材料领域、量子信息领域、光电子领域、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
第二步 看懂申报基本条件
(一)企业为在本市依法注册的独立企业法人,企业信用状况良好,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企业技术中心必须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独立设置,企业决策层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
(三)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企业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亿元(建筑业不低于15亿元)(最新政策已调整为非建筑企业放宽至不少于1亿元,详见本文首段)。
(四)有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企业上一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不低于1000万元,且占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制造业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建筑业1%;其他3%。
(五)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60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不低于80人)。
(六)有较好的技术积累,重视前沿技术开发,具有开展高水平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
(七)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近三年内获得的有效知识产权不少于10件(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医药制造业企业获得的临床试验许可、药品注册证书可视同有效知识产权);制造业企业近三年申请的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医药制造业企业的临床试验申请、药品注册申请可视同发明专利申请)。
第三步 自评打分
满足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基本条件,可参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评价规范》(T/BETC BETC001—2021)中附录D、E相关说明进行自评打分。(可联系我们获取相关申报文件,后附联系方式)
表: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部分删减,仅作参考)
第四步 网上信息填报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三次。满足申报基本条件且自评分数大于等于60分的企业,可于每年5月4日-5月31日、8月1日-8月15日、10月8日-10月22日,关注申报通知,登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http://jxj.beijing.gov.cn/bsfw/bsrk),提交申请材料。材料如下:
1.《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见《评价规范》附录B);
2.《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评价规范》附录A);
3.《承诺书》;
4.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5.上一年度统计报表,具体为报送统计局的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
6.近三年内获得的有效知识产权证书,制造业企业还需提供近三年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7.其他体现企业创新能力的事项清单。包括但不限于《规范》附录B中表2-表20的全部内容。
第五步 关注公示通知
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并对材料进行核查,确定创建结果,公示无异议后予以正式公布。
据统计,2021年度公布创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共计863家,2022年度第一批创建96家,第二批达到峰值,创建100家,第三批数量锐减,创建39家,全年共计235家。创建数量各区分布差异较大,其中海淀区创建最多,达到61家,占比约为四分之一,其次为大兴区与丰台区,分别为43家和28家,创建最少区为延庆区,仅一家。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华夏泰科专注企业资质发展,帮助企业规划申报方案,专家团队一站式申报服务,解决各类申报难题。欢迎咨询我们。
免责声明:
本站(华夏泰科)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本站进行整理发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权,请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TOP
客服
电话
微信